防止镍层钝化的措施主要有如下几点。
①柔软剂和主光亮剂配比要合理,柔软剂糖精、苯亚硫酸钠、对硫酸铵、二苯碘基等,加入量多时,可试补加次级光亮剂(主光亮剂)来克服或稀释镀液,如果还是不能克服,说明初级光亮剂(柔软剂)太多了,需少量活性炭吸附过滤掉一部分。
②控制亮镍溶液的pH值不能太低。从高硫镍镀液的原理可知,在镀液pH值低时,糖精之类硫化合物易电解还原析出硫,镀层含硫量上升,容易发生钝化。
③挂具出入镀亮镍槽时,应减小电流,槽压降至6~7以内,这样可减轻双性电极现象,防止镍层钝化。
通过电解或化学方法在金属或某些非金属上镀上一层镍的方法,称为镀镍。
镀镍分电镀镍和化学镀镍。电镀镍是在由镍盐(称主盐)、导电盐、pH缓冲剂、润湿剂组成的电解液中,阳极用金属镍,阴极为镀件,通以直流电,在阴极(镀件)上沉积上一层均匀、致密的镍镀层。
镍是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,硬度高,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,在空气中易钝化而不易被腐蚀,常温下能很好地抵抗水、大气和碱的腐蚀。
镍镀层易抛光,经抛光后有光泽的外表。
各种光亮剂的使用使镀镍可以直接从镀槽中获得全光亮的镀层。
沉积速度慢
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解决方法:
镀液pH值过低:测pH值调整,并控制pH在下限值。虽然pH值较高能提高沉速,但会影响镀液稳定性。
镀液温度过低:要求温度达到规范时下槽进行施镀。新开缸批工件下槽时,温度应达到上限,反应开始后,正常施镀时,温度在下限为好。
溶液主成分浓度低:分析调整,如还原剂不足时,添加还原补充液;镍离子浓度偏低时,添加镍盐补充液。对于上规模的化学镀镍,设自动分析、补给装置是必要的,可以延长连续工作时间(由30h延至56h)和镍循环周期(由6周延至11周)。
亚磷酸根过多:弃掉部分镀液。
装载量太低:增加受镀面积至1dm2/L。
稳定剂浓度偏重:倾倒部分,少量多次加浓缩液。